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要闻 ->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师生参加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

发布日期:2021-09-28  来源:     点击量:

10月15日下午,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和爱国奋斗精神——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成功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主持报告会,中船重工719所名誉所长、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西湖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科院院士怀进鹏先后作宣讲报告。我校研究生代表和部分青年教师近200人,同北京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部队院校等4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新生近6000人共同现场聆听报告;全国31个省(区、市)和超过500所高校、研究院所设立了分会场,我校2000余名师生通过网络视频同步收看了报告会。

(摄影:周烨)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致辞中指出,科技工作者应当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的科学追求、唯实求真的品质,加强科研诚信建设,不辱时代使命。同时以“桐花万里舟山路,雏凤清于老风声”表达了对青年学生的殷殷期望,并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增强胸怀大局、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二是创设勇立潮头、自强自信的科技环境;三是锻造严谨求学的治学品格。青年研究生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学术意识和学术觉悟。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求真立行,将一腔热血与爱国之情化身为实际行动。

92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做了以《使命、责任、担当》为题的报告。黄院士从当年核潜艇研发讲起,在缺少技术的年代,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发扬“放大镜”、显微镜”、“照妖镜“的科研精神,本着骑驴找马、走出去种菜方式,用中国人的智慧和勤奋,在外媒的冷嘲热讽中,用算盘做精密计算,成功研制出了核潜艇。通过黄院士的事迹可以感受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可以感受到亲自下艇、对同行工作者生命安全负责到底的大义担当;可以感受到“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的壮阔豪情;可以感受到“此生不虚度,此生属于国家,此生属于核潜艇”的不悔与执著。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使命、责任与担当就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施一公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做诚实的学问做正直的人》。“科学研究是让人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的美好事业,要坚持走下去。” 施院士以自身的成长经历,生动阐述了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深刻内涵。他对青年研究生提出了以下四方面的期望与要求: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同时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次要保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最后不可触碰学术道德底线。

怀进鹏院士报告的题目为《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汇聚科技强国建设磅礴力量》。怀院士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中国科研取得的骄人成绩,阐释了大变革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随后通过分享两段纪录片,增强了同学们对未来科学研究的信心,全场同学的情绪为之一振。最后怀院士强调,诚实是科学家的主要美德,科学不仅要追求真理,同时也要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以四个关键词——视野、自律、想象力和梦想,勉励大家志存高远、求真唯实、大胆创新、筑梦圆梦。

报告会现场掌声不断,无论是黄旭华院士苦心坚守、顽强拼搏的爱国情怀,还是施一公院士刻苦钻研、勇于批判的科研精神,以及怀进鹏院士志存高远、筑梦圆梦的报国之志,无不让我们深受启迪和鼓舞。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报告,不仅使我们树立了科学道德观,也使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作为新时代学子所肩负的责任: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作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我们所肩负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也是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使命。对于个人来说,学术道德是衡量一个学者个人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对学术道德素养的轻视,将使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步入歧途,无法创造出优异的研究成果。而对于国家来说,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只有重视学术道德规范,才能保证高素质、高效率、高水准的科研工作。而我们作为国家未来科研工作的继承人与接班人,只有从在校学习时期起便注重学术道德的培养与提高,才能够保证个人乃至整个科学领域研究道路的正确性与国家科研工作长久地健康发展。

马克思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新时代的青年应当深入地学习并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摒弃学术不端行为,努力成为优良学术道德的践行者和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为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拼搏奋斗。